瑜伽常识 /MANUAL
突发!安踏官宣收购国内瑜伽品牌安踏扩张野心全靠“买买买”?
突发!安踏官宣收购国内瑜伽品牌安踏扩张野心全靠“买买买”?#快播八讲##消费##瑜伽##阿迪达斯##安踏#当Lululemon超越阿迪达斯,成为第二个千元瑜伽裤的运动服饰品牌时,各个品牌的瑜伽服市场的混乱局面或许不难预测。 10月16日,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,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与玛伊娅服饰(上海)有限公司部分股东签订多项销售及购买协议。 (以下简称“玛伊娅”)2023年10月13日。根据《买卖协议》,转让方有条件同意出售玛伊娅所持75.13%的股权,安踏有条件同意购买上述股权。安踏并不是第一个进军瑜伽市场的品牌。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众多运动品牌进入市场分一杯羹,瑜伽服市场的混战也逐渐开始。
公告称,收购完成后,玛伊娅(及其子公司)将成为安踏体育的间接非全资子公司,其余股东将有权按约定价格向收购方出售其剩余股份基础。
公开信息显示,玛伊娅成立于2016年,法定名称为欧逸柔,注册资本1847.21万元。运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饰品牌“MAIA ACTIVE”。从资金情况来看,该品牌在女性瑜伽运动品类中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。品牌成立七年来,获得了红杉资本、中华文化、华夏资本、百丽国际等投资人的投资。多轮融资。
据悉,MAIA ACTIVE创始人就此次合作发布消息:MAIA从第一天起的愿景就是帮助更多亚洲女上运动,让自己看起来更好、感觉更好……很荣幸加入安踏集团,希望MAIA在集团的支持下能够进入下一阶段,继续为中国女性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。
对于此次收购,安踏相关负责人并未给出进一步答复,仅表示“以公告信息为准”。根据安踏透露的公告,本次收购是对女性业务的补充。 “此次收购是对集团女装细分市场的良好补充,增强了集团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线的能力,这将进一步强化集团的品牌组合。”
在以瑜伽裤为代表的女性运动业务层面,安踏此前于2021年7月公布了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,提出在女性运动品类上深耕,以女性喜爱的运动为核心,以及技术先进的研发和设计。颜值不错的全新运动美学女装品类,安踏2025年女装品类收入目标接近200亿元。此次收购对于安踏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开始。
鞋服行业品牌管理专家、上海良奇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,此次收购表明安踏已将重心从国际视野转向国内新品牌。尤其是女装市场的新运动品牌。有助于弥补安踏旗舰品牌在女性运动品类与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竞争时的短板。
说到瑜伽裤,大多数消费者,尤其是热爱瑜伽的女性消费者,首先想到的是瑜伽裤鼻祖Lululemon。这两年,Lululemon凭借千元瑜伽裤迅速崛起。其市值甚至超越运动巨头阿迪达斯,成为第二大运动品牌。
财报数据显示,2023财年第二季度,Lululemon净营收同比增长18%至22亿美元,其中北美业务净营收增长11%,国际业务净营收增长。 52%。具体针对中国市场,Lululemon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:“在中国市场,我们的品牌持续得到广泛认可,收入增长了61%。”
多项公开数据显示,2022年6月,Lululemon市值突破500亿美元,一度超越德国运动品牌巨头阿迪达斯。
以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,瑜伽在中国发展迅速,已成为继跑步之后女性第二受欢迎的运动。在此背景下,瑜伽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,过去五年年均增长37.8%。 2021年我国瑜伽服市场规模将达到322.1亿元,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。
2020年,李宁旗下专属女性运动服饰品牌Danskin推出运动文胸爱游戏(ayx)中国官方网站、瑜伽裤、运动外套等,进军瑜伽服领域。耐克于 2019 年 1 月推出首个瑜伽服装系列,进军该领域。随后又继续加大尺寸——2020年1月,耐克推出了Infinalon瑜伽系列服装,主要是女性瑜伽服装;同年4月,重新推出Nike Yoga系列。阿迪达斯于2021年6月宣布推出全新瑜伽产品系列,加入市场分一杯羹。
此外,女装品牌Lorna Jane和Alo Yoga;以及Keep、Particle Mania、Rampage Loli、Maia Active等国内运动服饰新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瑜伽裤产品,希望在这个行业中竞争。从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分一杯羹。
在程伟雄看来,安踏等品牌在这个垂直市场的设计,是为了进一步撬动以Lululemon为代表的领先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。不可否认,各类专业运动品牌的进入正在逐渐加大Lululemon的发展压力。 Lululemon也在此前的财报中表示,阿迪达斯、耐克、PUMA、Under Armour、Columbia等与其存在直接竞争。
深圳思齐胜公司CEO吴代奇表示,对于这些细分群体和品类来说,首次品牌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如果某个垂直领域已经有好的产品和品牌,短时间内就很难被撼动。假设通过并购进入这一细分市场,将会给某些中小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。